绝招之三——从古瓷器釉面看真假

admin 发布于 2020-10-06 阅读(382)

  作为记录时间标志的承载物—高古瓷器,在经历了几百乃至上千年得风雨考验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在其表面留下光阴飞逝而过刻划的不可磨灭的烙印。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痕迹,收藏爱好者就好初步判断出收藏对象的新老和年代。尽管现代造假者挖空心思造假、贩假,不断制造新的混乱和麻烦,但假的永远都是假的,真的永远也变不了假的,再狡猾的狐狸也不可能逃出好猎手的眼睛。本人根据二十多年的收藏经验和自己现存的部分收藏的瓷器表面微观现象,初步归纳出几条从瓷器釉色来观察和判断瓷器真假的方法,供初入收藏行列的同行们参考。当然,这些方法可能太原始和太抽象,加之本人的相机不专业,摄影水平不高,恐怕难以完全满足同行们的要求。但是,哪怕是起到一点点的启发和启示作用,本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一、气泡破裂。由于瓷器特别是古代青瓷釉层较厚,里面含有较多水分子,焙烧时坯体内水分子大量溢出,使处于熔融状态的釉层出现象毛细管一样的小孔,烧成后温度骤然降低,釉汁内部就留下了许多肉眼难以观察到得气泡或棕眼。这种瓷器表面釉里的气泡由于埋在地下长时期受到土壤的侵蚀而破裂。对这种气泡破裂的现象亦有人把它们称为“死亡气泡”,年代越久和埋藏的地理条件越恶劣,这种气泡就越多。埋藏在地下或浸泡在水里或暴露在大气中的古瓷器,长时间受到碱性离子或酸性离子或卤素离子的侵蚀,在含有杂质的部位、浅层气泡部位、裂纹或疏松的部位、釉薄的部位、胎釉结合部以及露胎处,形成点状、放射状、不规则形状的腐蚀斑,边棱园钝,古朴自然,是现代科技条件下不可复制的。在下面的一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绿釉双鱼尊和唐代几何花卉纹唐三彩盖罐上密密麻麻的土蚀气泡(图1 2),观察到元青花水盂口部犹如火山口爆发而又骤然而止的“爆炸现象”(图3),欣赏到明代景泰官窑制作的珐琅釉玉壶春瓶表面上的棕眼(图4),看完后我们就会明白这些现象是现代的名工巧匠无法完成的。

  二、表面开片。开片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是瓷器的正常物理反映。开裂的原因有三种:一是瓷器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瓷土分子的排列;二是瓷器在烧制过程中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不同;三是埋在地下的瓷器随四季温度和昼夜变化,由于受到因长期历史所形成的热胀冷缩产生小应力幅低性周疲劳而造成的开片。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疲劳会使瓷器的杂质点、气泡、疏松处等形成微裂纹,而原有微裂纹则继续不断扩展。经过长期的自然疲劳作用,瓷器裂纹成为根部宽、尖部细、有分叉的树枝状结构,在应力集中部位发生不同裂纹的交叉,形成较密集的开片。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五代时期莲花尊釉面紧贴胎体的釉和表面釉几层重叠开片得壮观(图5),可以欣赏辽三彩瓷器上的牛毛纹、蟹爪纹(图8、9、10),可以欣赏到胎体厚重的元青花釉里红水盂由于胎釉收缩不均衡而形成的不规则开片(图12),可以观赏到明永乐双狮戏球纹压手杯外足部犬牙交错的裂纹(图6、7),可以欣赏到轻如卵翼的明成化斗彩婴戏纹杯口和内底部在自然疲劳作用下形成的微裂(图11),这些裂纹特征是难以复制的。

  三、宝光内敛。搞收藏的人都知道,年代越久的瓷器表面越亮,象刚从水中刚出来一样,水气十足,油光闪亮,瓷器宝光内敛,釉面温润可爱。那么这种“宝光”(也有人称其为“水光”、“酥光”)是怎么形成的呢?古代在制作陶瓷时受原料选矿和提纯的工艺与设备等条件限制,胎和釉里都含有大量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铁等杂质,纯度低且粒度较粗,因而瓷器的呈色单色性较差,一般都呈非单一性的过渡色。釉下彩纹饰边际有毛边,有立体感;釉上彩堆釉较厚,覆盖性较差,有通透感,色彩过渡变换复杂,各不同部位颜料呈色存在较大差别,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谓的“蛤蜊光”。同时,古陶瓷中的玻璃相是是稳定的,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时效效应,玻璃相中出现微小的冰花状结晶相并缓慢长大。在含金属原子较多的彩色釉部位,由于金属原子具有较高活性,结晶相发育成长更快。结晶相的存在,改变了釉面的折射率,使瓷器的色彩和光泽改变,没有了新瓷器的“贼光”或“火气”,而发生了发自釉内深处的“宝光”现象。实践证明,古瓷器的釉越厚,“宝光”特征越明显,在高倍放大镜下或者转动釉面角度直接目视即可观察到古瓷和新瓷的差别。在这里我们要看到得是大量的瓷器“宝光”外(图13——20),还有元代釉里红瓷器的“红返绿”现象(图21、22),宣德五彩梅瓶和元红绿彩大罐的“蛤蜊光”(图23、24),这些都给我国的古代瓷器增加了色彩斑斓的光环。

标签:  瓷器宝光特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