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下滑、资本市场波动 中国人寿“逐浪”之路如何走

admin 发布于 2021-03-28 阅读(400)

  保费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内含价值同比增长13.8%、总投资收益攀升17.5%……2020年,疫情叠加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寿险”老大中国人寿601628)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迎难行,依旧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

  不过,当前人身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重疾定义新旧切换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再到前员工举报“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人寿的“逐浩浪”之路如何走备受关注。

  针对黑龙江前员工网络实名举报事件的最新进展,中国人寿总裁苏恒轩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调查已经接近尾声。

  苏恒轩介绍,关注到前员工网络举报后,公司高度重视,迅速成立调查组赶赴当地展开全面调查。目前,调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公司将会在调查结束后,尽快对外通报调查结果,给公众一个客观、公正的交代。

  关于举报事件,苏恒轩表示, 第一,涉及内部控制流程,公司经过严格评估,相关问题的影响在公司风险容忍范围之内。

  第二,中国人寿作为三地上市金融保险企业,公司实行最严格的内部控制方案,近年来公司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公开上市以来公司持续加强内控建设,严格遵守银保监系统相关监管规则。

  第三,公司审计师按照审计规则执行了2020年审计计划,对中国人寿2020年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了审议报告。黑龙江嫩江支公司事件发生以后,安永会计师也单独到黑龙江进行了独立调查。

  第四,中国人寿上市数年,在整个公司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在关注保护民生、提供社会保障、协助政府强化社会管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公司系统中个别机构和个别人存在沉疴积累和行业顽疾。针对这些不规范的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强化问责,严肃处理,公司将持续推进整改,努力将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公司很明确的一条底线是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第五,公司会认真以此为鉴,要立案处理、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强化合规经营理念,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国人寿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为145.8万人,人力规模居于行业首位。但相比2019年底184.8万人的规模,2020年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减少了39万人,同比下降21.1%。

  在个险板块,截至报告期末,其销售人力为137.8万人,较2019年末下降14.57%。其中,营销队伍规模为84.1万人,收展队伍规模为53.7万人。不过,个险板块月均有效销售人力同比增长9.7%。

  缘何代理队伍会出现下滑?对此,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表示,去年整个行业代理人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分析称,变化的原因至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疫情的影响比较深远;二是公司严格了入口端,主动清理了达不到要求的代理人。”

  而关于人力方面的下一步布局,詹忠回应称:“队伍发展策略坚持不变,要提质扩量,注重质态提升,同时尊重发展规律,用有效队伍驱动业务的发展。未来,标准的制定要根据市场的情况和队伍稳定的状况。整体来说,需要队伍提高绩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认为,中国人寿很重视对销售队伍的管理,率先开展“清虚”是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体现。这虽然会造成一定时期保费收入的下降,但是能提升承保业务的质量和消费者的体验。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队伍规模出现了一定波动,但公司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人员招募甄选管控,严格队伍管理,优化队伍结构。”对此,中国人寿在年报中如是表示。

  申万宏源证券000562)分析师葛玉翔评价称,2020年中国人寿个险队伍质态改善,公司主动清虚夯实增长潜力。葛玉翔分析称:“测算出的个险渠道人均产能和人均NBV(账面净值)同口径下分别增长14.6%和9.8%,主要得益于公司坚持有效队伍驱动业务策略,加强招募甄选,严格管理,优化结构,提升质态。”

  年报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去年总投资收益创下新高,达到1985.96亿元,同比增长17.48%;投资资产达4.1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债券比例较大幅度提升,从2019年的39.46%提升至去年的41.96%;而权益类金融资产占比则从2019年的16.95%提升至去年的17.11%。

  不过,今年以来A股、港股等权益类市场回撤幅度较大,对中国人寿的投资收益有何影响?下一步权益类市场投资策略几何?对此问题,中国人寿投资管理中心负责人张涤回应称,权益类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会改变,中国人寿将采取围绕中枢和敞口做投资安排等策略。

  “经过了过去两年指数的大幅度上涨,局部出现了一些估值过高等情形,这些情况公司在去年底都已经预见到,并且做了相应的安排。”张涤透露道。

  关于债券方面的配置,张涤表示,去年是地方政府债、专项债发行大年,公司有效地把握了这个机会做了债券方面的配置。与交易型机构不同,中国人寿是配置型机构,更多从资产负债管理角度做债券的投资安排,在久期管理上并不会太多考虑交易的安排,而是围绕着负债做投资。

  “今年观察到地方政府债发行和去年相比有所缩减,但是公司仍然会继续围绕着以负债为核心,围绕资产负债的管理做好债券的配置。”张涤如是称。同时她指出,公司观察到市场上信用债的风险,在信用债方面的投资会非常严格地遵守信用风险偏好和限额来有效地甄别债券,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稳步推进。

  “健康险业务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来源,也是诸多价值的来源,公司非常重视这方面。”詹忠表示,重疾新规及定义出炉后,中国人寿进行积极研究,并按照新的重疾定义出台了多款产品。

  詹忠介绍称:“在定价方面,公司结合了经验数据,参考了大量的自身经验成果;在产品核保销售环节,进行了整合和协调来管控风险发生率,以期提升业务价值。”

  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寿健康险业务已赚保费达到1090.91亿元,同比增9.6%。同时,健康险业务利润总额116.11亿元,同比大增97.6%,接近翻倍,中国人寿在年报中表示,其主要原因是短期健康险业务增长及质量改善。

  为何公司要发力健康险?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指出:“健康险市场存量大、发展迅速,乐观预测,约五年后健康险市场或可达到两万亿。”

  “一方面中国人口进入老龄化,另一方面,疾病治疗费用高带来市场对于健康险的大量需求。作为我国寿险‘老大哥’,中国人寿必然要聚焦健康险市场,这既是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对中国人寿在健康险方面的发力,徐昱琛如是评价。

  “医疗服务技术进步、价格膨胀、医保政策等情况难以预测,所以公司经营长期医疗险需要定期调整费率,调整时要足够公允和尽量清晰。”对于长期医疗险如何发展,王向楠则提出如是建议。

  王向楠指出,今后险企调整费率时,要做到与被保险人实际风险、被保险人自我感知的风险高度一致有不小的难度,如处理不当会造成低风险的人退出而高风险的人留存,还可能引发消费者群体不满。

  “因此,险企需要稳健行事,并加快建设精算数据和技术、加强对医疗费用的管控、加大客户退出成本、提升客户黏性、推动健康管理服务等。不同险企的态度差异可能缘于经营目标、文化、技术等有差异。”对此,王向楠如是表示。

标签:  做代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