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长河里奋激勃发在命运的浅滩随遇而安

admin 发布于 2023-01-04 阅读(93)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西班牙人开启了殖民美洲的旅程。尽管西班牙人有枪,且手段毒辣,但仅就兵力人数,并不足以快速征服目的。病毒间接成为了他们的武器,杀死了数量惊人的土著,加速了殖民进程。殖民者经历过疟疾、麻疹等传染病,具备免疫力。当他们踏上美洲,病毒被某个人无意间带进去传染给了土著,土著不具备免疫力,大量死亡。

  为何不是美洲土著把枪炮和病毒带到欧洲?这是《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的主题,2022年我读的最后一本书。抗原检测阳性后,我很快开始发烧、浑身酸痛,关节疼痛难耐,速度之快令我惊奇。我想,如果我生活在武汉,2021年春节期间感染,这个世界可能早就没有我了。体会到病毒的破坏力,提高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症状稍有缓解后我拿起了这本书。

  作者概述了1.3万年以来的人类史,分析了不同大洲的历史发展轨迹,解释当今世界格局的终极原因。作者的结论是,原因不在人,在环境。他说,要是澳大利亚土著与欧亚上的土著在更新世晚期对调家园,今天占领美洲、澳大利亚大部分土地的,会是那些在欧亚上繁衍的澳大利亚土著。

  环境不同,使得史前时期各大洲智人驯化的动植物不同。欧亚在可供驯化的动植物方面更有优势,先一步开启了群居生活,逐步发展成经济复杂、社会分化、权力集中的社会。群居、圈养和食肉,导致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了人类,欧亚人也先一步具备了相应的免疫力。欧亚东西分布,同纬度相近的自然环境,有助于种子、动物、技术等传播,加速发展进程。美洲、非洲南北分布,大洋洲零星分布,同一经度环境差异大,传播交流慢,发展滞后。随着历史的演进,结果是欧亚进步快,最终欧洲白人成了殖民者。

  从更广阔的时空思考人类命运,不得不说美洲印第安人、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的土著一开始就被上帝卡住了脖子。从结论看,似乎这本书并无新意,不过是对类人猿到人,再到群居、国家产生,直到近现代的归纳总结。也许,我们并不关心其他人类,我们更关心自己。为什么是美国在技术方面制裁我们,而不是我们更具备优势去制裁他们?为什么是我们有很多人羡慕美西方、自由、法治,而不是相反?

  这些关于近因的问题,读《大国崛起》大致可以了解。15世纪,葡萄牙拉开了欧洲扩张序幕,原因在于其三面被陆地包围,要发展除了海上探险别无他途。其最初的急需商品是香料,而香料来自东方,也就是今天的中国、印度等地。沿着海岸线向东,葡萄牙人到达过澳门。向东的优势被葡萄牙占据,后起的西班牙就向西。随着航海技术逐步发展,哥伦布向西发现了美洲,促使西班牙人向美洲殖民。新航路的发现,使得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荷兰正好处于交通要道,依靠金融、贸易也很快壮大。有海洋这道天然屏障,避免入侵,相对独立,促成英国较早地发展了现代制度,制度优势最终使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后起的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在学习借鉴基础上很快也走上了列强道路,基本奠定影响至今的世界格局。

  中国曾长期是世界经济中心,近始沦为列强瓜分的境地。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后来却突然止步。为什么郑和没有像哥伦布一样发现新,并促使明朝走上对外殖民扩张之路?

  原因是欧洲的状态,使得哥伦布有机会在四次失败后,最终说服几百位君主中的一位来资助他出海。西班牙投身殖民大业后,其他国家眼见财富流入西班牙,开始纷纷效仿,促进了大炮、火器技术的发明,欧洲逐步强大。而中国是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只要一个决定,就可以使中国船队停摆。彼时的朝中大臣与太监斗争,大臣占了上风,不再维持郑和的船队,颁布了禁海令。今天,我们能够感受到制度的优势,例如疫情防控效果和高铁建设。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也可以用来侧面解释我们为何错过历史机遇。

  为何中国执着于“大一统”,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像欧洲一样发展出很多小型的强国?关于这个问题,《中西文明根性比较》无疑是本好书。作者从战国和古希腊开始比较,发现欧洲从一开始就不断走向分,从地域上分,从民族上分,从语言上分;中国则不断走向合,从地域上合,从民族上合,从语言上合。结论是,中国人历来重视大一统,也就是“一天下”,历代文化不断在弘扬“合的逻辑”;而西方,从一开始就更加重视自我,重视城邦自治,始终在放大“分的逻辑”。

  就其终极原因,《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也试图从环境上解释,那就是欧洲的海岸极为曲折,有五大半岛,每个都是接近孤立的岛屿,所以每个岛上都发展出了独立的语言、族裔、政府。比较起来,中国的海岸线相对平滑了许多,容易发展出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国家、民族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环境所决定,这样的解释并不能为所有人赞同,但多少还是有些道理。历史有自己的轨迹,半点不由人。

  刘瑜教授今年出了一本新书《可能性的艺术》,读这本书可以对全球各地的运行现状有粗略了解。这一次,她说:“因为所有的国家不同,所有的时代都不同,所以不存在是非,不存在好坏”,我觉得她理性多了。大概因为年龄增长,她观念有些变了。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转型之艰难,美国人的国家观,转型得比较好的南非,在印度“不管用”,阿富汗的悲剧,被毁掉的委内瑞拉等等。

  这一次读她的书,明显感觉少了一些“外国的月亮圆”的味道。早期读她的书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陆续读过《的细节》《送你一颗》《观念的水位》。那时,经常听到“维稳”这个词,我也关注“死磕派”律师,高峰期是“韩三篇”。我也曾认为国家法治水平堪忧,羡慕美西方社会治理。作为年轻人感到过迷茫,总是会问为什么我们不够好。十多年过去,我的许多观念有了改变。

  随着个人年龄增长和境遇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会有变化,也许我们对这种变化的具体细节并不自知。毕竟,决定脑袋,利益决定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十年中国确实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在国家治理方面从理念到实践有了巨大进步。就我所看到的,官方、官员那些低级的态度,粗放的方式少了很多,自律了很多。

  现在,每当听到身边人以过于激烈的言辞质疑国家和体制,我总是会辩驳。绝对不能以所谓美西方某些方面的好,来不断地否定自我,更不能被那些美西方的言论套路带节奏。可惜,往往有很多所谓“公知”习惯性发声,表达不满泄私愤。为了否定而否定,是可疑的,是可恶的,是需要警惕的。正因为年轻时有过那些观念,现在我才更加深刻理解国家需要时间去变得更好,也总会变得更好。这样那样的问题,绝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翻天覆地。

  全球化时代,深深影像我们命运的,不仅仅是国家,而且是国际。很大程度上,国际体系影像国家命运,然后再通过国家的命运影响个体。我们与美西方的斗争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经济、,意识形态更为重要。遏制我们变强大,他们才可以长期割羊毛,这是实实在在的。,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所处的社会。尽管我们还存在问题,但绝对不能总是被批得体无完肤,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必须大力弘扬。

  可能很多人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幸运之处,甚至会想:谁谁谁的父母是或者有钱人,他可以少奋斗很多年,而我父母什么也给不了,导致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不得不说,我们至少在有一点上是幸运的,我们投胎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这对于命运的影响,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家庭背景。

  读完齐邦媛的《巨流河》以及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使我更加深了这一认识。齐邦媛的父亲曾是张学良的部下,东北沦陷她随母亲到南京找父亲,后又跟随部队撤到大后方重庆,日本投降后又回到南京,后来去了。日本侵占山东,王鼎钧逃难到安徽,在安徽上学,后又随学校迁到陕西,抗战争胜利后参加了军队,国共内战期间被俘虏,释放后又去了上海,辗转到了。两位作者的命运,随着国家的命运浮沉。青年时代甚至终其一生,他们并没有过多地思考主张,只是在想法活下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读这些书,代入感很强。感觉自己也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大地颠沛流离过,身边是满目疮痍的国土,不免唏嘘。个人命运,首先得寄托在国家和民族身上。读他们的书,也看到珍视灵性、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唯有不屈不挠,才能看到生命的倔强。假如出生在1900年,或者1950年,我的命运又怎样呢?这样的思想实验,令人沮丧。也因此,我觉得自己出生在1985年的重庆东部大山是幸运。曾经以为的命运对自己不公,未免矫情。年届不惑之年,我也开始喜欢跟孩子交流这些事情。

  这是我早知道的阅读的好处,帮我与命运深度和解。说到底,我们出生在哪片、哪个国家,生在哪个时代、哪个家庭,根本是个偶然。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好,唯一能做的是不断改变自己。正因为如此,我越来越反感那种动辄将社会作为发泄自己不满的借口的表达方式。不可否认,个人利益和需求无法实现,很多时候可能跟这个世界的某些规则不公平有关,但还是更与你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更相关。我们能做的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奋激勃发,争取让自己有更好的境遇。

  想到这些,是跟我读李静睿的小说《慎余堂》有关。李静睿以前是法治栏目记者,报道过很多个案,一度对、法治感到失望,甚至压抑和愤怒。她最新的小说,讲了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立意明确。主题是“原来任何时代,咱们都可以不管不顾,只种一棵自己的树去”。相对时间或者说人类来说,又哪里有什么大人物、小人物之分呢?主人公令之的哥哥似乎并未搞清楚什么是,但却以之名行了很多荒唐事,包括杀死妹妹的孩子。

  令之身上有作者的影子。熟悉李静睿的人知道,她也曾想铁肩担道义。大概也是逐渐成熟了,才有了只种一棵自己的树去的想法。我认为这并非消极,只是要给读者一个温暖的拥抱。毕竟,在命运的浅滩边,普通人确实需要做到随遇而安。借这本书重温了一个世纪前的历史,对那时四川乡下生活的想象更饱满,这更加让我感到身之所幸!

  经历告诉我,就人生来讲,真正对你构成竞争的人不在身边,真正能帮你改变命运的人往往也不在身边。我们根本不应该有诸如嫉妒之类的不良情绪。我们应常怀感恩和利他之心,尽可能去辅助他人。大概,这就是协作意识,或者格局。这样,我们不但能收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这些体会,当我读完《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嘱托》,又再次加深。

  还读了《教父》三部曲,对意大利有大致了解。西西里岛是意大利最大的岛屿,历史上人来人往、风起云涌,典型的“江湖”。当地农民对远在罗马的中央政府不信任,对罗马政府在西西里岛的代言人也不信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盛行有仇必报、同态复仇,大家遵守“缄默”规则,不告发、不揭发,逐步形成了“”。

  《教父》号称男人的圣经,到底哪些是信条呢?仗义、诚信、勇气等等。男人真正去实践这些优秀品质,我想大概是可以实现“德不孤必有邻”的。论语里的这句话,是我读完《论语》《论语别裁》《道德经》后浮现脑海里频次最多的一句。当然,这些书里的每句话都堪称人生指南,照着做就对了。

  今年又重读了一遍《白鹿原》,感叹于作者对人物群像的描绘功力,通过不同人物的命运揭示现实和人性,这改变了曾经我认为这本书不如《平凡的世界》的印象,以前还是太肤浅。读了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和张炜的《远河远山》,被他们灵活书写文字的能力折服。学习写作的人,这两本书可以当做范本。在他们笔下,文字游刃有余,感觉不是谁把文字写出来了,是文字借助他们的笔自己跑出来了。那种不拘泥于任何东西的自由和洒脱,是写作的极高境界。

  其他书也有很不错的。比如,《乌江引》,长征中党的情报破译工作出神入化,毛主席运用得出神入化,读完也就明白四渡赤水为何那么神妙了。再比如,《叫魂:1798年的妖术大恐慌》,一个小小的迷信行为,涉及到“辫子”牵扯到皇帝的神经,官僚系统不得不群体敏感,冤魂也就越来越多。

  不管有无意还是有意,机器一旦被拨动便很难停下,从古至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见得操纵机器的人有多坏,或者说机器本身有多坏,机器就是机器,冷血。但愿这个世界少一些因机器运转带来的牺牲品,也愿这个世界所有的机器运转更加科学、人性、公正。

  读书是见众生见万物,更重要的是见自己。回顾2022年读书,我感兴趣的是命运,人类、国家、个人的命运,最大的思考和收获,还是如何在自己的命运里自洽。

标签:  光耦怎么测好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