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建光机器厂的没落让民族之星“光刻机”之陨落

admin 发布于 2023-01-08 阅读(71)

  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末,当时的第四机械工业部将宝鸡无线厂合并,成立了国营建光机器厂(邮政代码为:81号信箱)。四机部里的学者、专家及有远见卓识的领导,根据国际上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把4503厂定为半导体设备、无线电专用设备生产厂。

  主要产品为:光刻机、紫外光固化机、离子注入机、电注入机、金丝球焊机等一系列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同时从全国各地部属企业中选调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按企业需要配备了一批进口精密设备和国产的通用机床,迅速地发展成为3000多人中等规模企业,在新兴的半导体设备行业,和当时的日本、德国仅有十年左右的差距。现在看来,四机部当年的安排,是具有非常超前意识的英明决策,既填补了我国半导体设备制造的空白,也给企业确定了远景目标,对无线电专用设备的发展及生产标准的确立明确了方向。

  如能按此规划发展至今,那么何来美国卡我们的“芯片”之苦,如果说按照部里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将会在芯片行业中,走自立更生、独立自主的道路,国营建光机器厂也不会衰败。为什么“芯片”在我国还不能正常生产呢?主要是没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光刻机、光固机这样的现代化的无线集成电路的生产母机!所以才有现在的困局。

  忆当年,我们厂在部里的人力、财力的支持下,工程技术人员仅凭参加东欧的博览会获取的几张简易的广告宣传资料,进行反复的探讨研究和试验,经历了多少失败和挫折,历数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最终在70年代中期研发出来第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专用设备样机——光刻机,部里曾给予我们高度的肯定和赞扬,足以证明上级的重视和对该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多大。真是可喜可贺!伟哉、壮哉!

  当时是满足了国内生产工艺要求,由电子工业部按计划分配给天津、无锡等相关厂家使用,获得了生产厂家的认可和肯定,在当时还有中科院、半导体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院士常常来我们厂与技人员及工人共同研讨,共同试验、攻关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对我们是最大的鼓舞和鞭策。此后又相继研制出第二代、第三代机,更加激励了我们全体技术人员和全体员工志气,同时也大大缩小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在此大好形势下,于一九八六年电子工业部给我厂下划了3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因为额度只是允许你使用这么多的外汇,需要企业用相应的人民币去兑换方可使用,当时的主要目的用于引进一台当时国际上先进的光刻机,以便于我们进一步研发拓展该设备,又给我们注入了活力和信心。

  正当我们信心满满、砥砺前行之际,厂子突然从部属企业下放到了地方——当时国家有没有将国家的战略布局和整体规划向地方交底不得而知,使企业顿时陷入困境,研发断了经费,职工吃饭也成了问题。正因为在“造不如租、租不如买”的谬论误导之下,原来的用户也出高价从国外进口,企业在这种压力之下,只好想方设法去开发一些民用产品和低水准的产品来维持,使原“光刻机”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取得了世界一定的技术水平的前景下,迫使该机生产停顿下马,研发中的项目,半途而废。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地流失了好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使原企业有二、三千员工的中型企业,而现今仅为百把人的外协加工厂,使企业原有的健全的管理机制丧失,原有的技术、工艺资料被尘封。

  美国“芯片”断供以来这段时间,网上不断的有提问为什么中国造不了光刻机的文章。我们是最早国内研发光刻机的企业当事人,看着目前被美国卡住芯片,而国内又造不出光刻机的现状,思绪难平。历史没有假如,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希望以史为鉴,增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信心与决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少走弯路。

标签:  宝鸡宝光科研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