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武进召开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决胜年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市重大项目攻坚年动员大会部署要求,回顾总结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突破年的发展成绩,隆重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动员全区上下以先进模范为榜样,进一步提振信心、聚焦重点、创新举措,坚定不移攻坚重大项目,全力以赴决胜三年行动。副市长、区委李林指出,决胜年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全区上下要大力弘扬“事事当争第一流”的阳湖精神,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搏干劲,全力以赴打好打赢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奋力争当高质量明星城建设的排头兵。区长戴士福主持会议。区四套班子领导臧建中、江建文、顾伟国、叶明华、华飞、孙金才、郑政平、杨国成、唐家中、陆秋明、石旭涌在主席台就坐。
大会表彰了武进区2018年度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018年度镇(街道)绩效考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武进区推进五个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2018年,全区上下坚持改革创新,一路攻坚克难,付出艰辛努力,五个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有效突破,产业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城乡环境面貌实现了新的改善,民生服务质量得到了新的提升。
今年是全市的重大项目攻坚年,也是我区五个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年。全区上下要大力弘扬“事事当争第一流”的阳湖精神,切实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搏干劲,全力以赴打好打赢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奋力争当高质量明星城建设的排头兵。
攻坚优质项目,在产业发展上“提质增效”。 要在服务企业上加倍用心。在新一轮发展中,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要坚持“无事不扰,说到做到”,让企业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要在项目攻坚上动足脑筋。要围绕十大产业链招引一批旗舰型、税源型重大项目和优质项目。要全方位做好项目推进工作,让重大项目更快出效益、出更大效益。要在平台建设上持续加力。要着眼于提升园区平台的竞争优势和承载能级,不断提高开放开发水平,以此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更多优势企业做强、更多高端人才集聚。
发扬“绣花”精神,在城乡管理上“争先进位”。要从“细”处入手,特别是要瞄准重点难点问题,点对点地开展违法建设治理、户外广告整治、“大棚房”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要向“高”点发力,通过规范车辆停放、建设“精品街道”、创建示范社区等多种举措,进一步提升居住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要在“面”上见效,要进一步强化区镇联动机制,深度整合各类平台,全面提升网格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执法规范化水平,促进全区长效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重塑生态优势,在绿色发展上“克难奋进”。要把“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打好。要聚焦蓝天、绿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更大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更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所有年度任务。要把“生态保护引领区”建出成效。特别是要以更高的环保标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推动企业创建绿色生产标杆,着力构建具有武进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优化服务供给,在教育卫生上“补短促优”。要做好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服务的质量水平,拥有开放的心态视野。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要发挥职教资源整合的最大效益,为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提供更多学位;要加快区、镇、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持续改善办医条件,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和现代化的就医环境。
做大特色亮点,在镇村建设上“强基焕颜”。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统筹抓好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落实,落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让镇村发展更有特色、“三农”发展更有优势,有效形成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武进样板”。要以促进强镇富民为重点,服务好重点企业,想方设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确保镇村实力和百姓收入同步提升。要以体制机制完善为保障。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激发镇村发展活力,特别是要继续开展好土地制度改革,总结探索三项试点之间的制度衔接、政策共振和效益互补,让试点成果在更大范围推广。
要迅速开展行动。各级各部门要统筹用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将全年工作与决胜五个三年行动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不等不靠,立即展开行动,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推进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做到主体、措施、资金、责任、时限“五个落实”,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冲刺“十三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要攻坚重大项目。要强化质量效益导向,招引一批龙头型、创新型、税源型、富民型、资源节约型项目。要抢时间、浓氛围,力争项目“天天有进展、月月有变化”,特别是对去年签约的重大项目,要确保早开工、早见效。
要激发工作热情。广大企业家要顺应新时代发展大势,专注实体经济,强化创新驱动,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追求卓越、勇立潮头;春节刚过,尤其要迅速组织复工,抢夺订单,争取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关心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理解企业家、服务企业家,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和创业动力,营造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抓生产、促发展的良好环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