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在线公开课:钙钛矿发光与半导体显示技术【王建浦

admin 发布于 2024-06-12 阅读(74)

  200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获博士学位,随后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在三星电子韩国总部从事有机LED显示技术研发;2013年加盟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为江苏省特聘教授,2017年任常务副院长,并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为国际上钙钛矿LED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提出了自组装多量子阱钙钛矿与微结构钙钛矿实现高效发光的学术思想,多次创造效率记录。发明了有机LED的显示像素设计专利,大幅度提高显示面板寿命,专利得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成果发表于《自然》等期刊,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参与创办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学术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并担任常务副主编,任中国科协旗下学术期刊Research副主编,任中文核心期刊《液晶与显示》编委。

  信息显示丰富着现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未来显示技术提出了高效率、高亮度、柔性可穿戴等新的要求。传统无机发光二极管难以获得大面积柔性器件,而有机发光二极管因其激子特性难以在大电流下实现高亮度和高效率。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兼具无机半导体高导电性和有机材料可溶液法制备的优点,且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高色纯度、带隙简单易调节等特点。近年来,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效率提升十分迅速,在下一代显示领域极具竞争力。

  本报告将从未来显示技术面临的挑战、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发明和兴起等角度展开,围绕钙钛矿薄膜与界面的优化、多量子阱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发现、光场的调控、顶发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述。希望通过本次公开课,能够让听众对钙钛矿发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激发一些将钙钛矿发光技术应用于未来显示领域的新思想。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液晶器件专业博士,研究员。中文核心期刊《液晶与显示》副主编。

  历任中国物理学会液晶分会第四届秘书长、国家十五 “863” 计划 平板显示专项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和福州大学客座教授。

  邵喜斌博士从90年代初即从事液晶显示技术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最早从事 TFT-LCD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领域涉及液晶显示技术、a-Si 及p-Si TFT技术、OLED技术和电子纸显示技术,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得专利授权150余项。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核心事业包括端口器件、智慧物联和智慧医工三大领域。

  端口器件事业包括显示与传感器件、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企业,BOE(京东方)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目前全球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显示屏来自BOE(京东方),其超高清、柔性、微显示等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全球市场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2019年BOE(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等五大应用领域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

  2019年,BOE(京东方)新增专利申请量9657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0%,累计可使用专利超7万件,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美国专利服务机构IFI Claims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BOE(京东方)全球排名跃升至第13位,美国专利授权量达2177件,同比增长33%,连续4年在IFI TOP50榜单中实现排名与美国专利授权量双增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19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情况,BOE(京东方)以 1864件PCT专利申请量位列全球第六。

  BOE(京东方)在北京、合肥、成都、重庆、福州、绵阳、武汉、昆明、苏州、鄂尔多斯、固安等地拥有多个制造基地,子公司遍布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俄罗斯、巴西、阿联酋等19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非等全球主要地区。

  显示屏作为眼下最主要的终端媒介,承载了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各种信息的即时传递。液晶显示屏(LCD)是当今最主流的显示技术。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的兴起,LCD也在持续换代升级。

  本课程将介绍显示技术的发展脉络,半导体显示技术如何取代真空显示技术成为主流;LCD、OLED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流派、发展历程和市场应用,LCD、OLED显示技术的最新动向;其他新兴显示技术,以及物联网时代为显示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标签:  发光二极管显示原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