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半导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虽然非常大,但是其实这么多年来仍未完全在该行业站稳脚跟。日本随随便便的一次断供,就能扼住该国半导体行业、甚至是整个韩国经济的咽喉。韩国工业部长宋允模近期则表示,尽管日本已经放松了对光刻胶的出口限制,但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
因此,该国上下痛定思痛后,宣布将加大研发投入,争取早日摆脱对日本的依赖。然而,从半导体产业的中游向上游转变谈何容易?如果没有在该行业进行长年累月的研究,恐怕很难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韩国又想到一招:需求美国企业的帮助。据韩联社1月9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部周四宣布,美国杜邦公司已决定在2021年之前对韩国投资2800万美元,用于生产光刻胶及其他材料,并表示此举有助于帮助韩国降低对日本芯片核心材料的严重依赖。韩国贸易部知情人士称,杜邦公司将在韩国投资2家现有工厂,并将建设一家新的工厂。
为什么在关键时刻,韩国要寻求美企的帮助呢?这要从韩国半导体产业崛起过程中美国扮演的角色开始说起。
早在上世纪60年代,韩国就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从此迈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巨头的三星电子,彼时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家电厂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高,韩国家电市场的潜力也不断被释放出来,这就带动了包括三星在内一批家电公司的崛起。
随之而来的,是家电行业对半导体需求增加,但是当时的半导体产业还是日本和美国的天下,韩国只能依靠进口。由于看中韩国廉价的劳动力,日本半导体巨头三洋、东芝等企业纷纷涌入韩国建立半导体组装工厂,三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萌生了进入半导体领域的想法。
1974年三星收购韩国半导体公司50%的股份,开始涉足半导体行业。不过,一开始三星也没有核心制造技术,因此其对半导体核心零部件的需求仍需通过从日本进口来满足。随着韩国意识到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三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韩国除了公布支持半导体产业的6年规划之外,还寻求美国的帮助,目的是建立规范的半导体研究机构。多重利好政策推动下,三星在半导体行业也开始迅速扩张。在三星问鼎全球半导体霸主宝座的道路上,美国及其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977年,三星正式拿下了韩国半导体公司剩下50%的股份,进一步扩大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版图。而为了掌握半导体加工技术,三星还收购了美国仙童公司的子公司。要知道,当年仙童半导体公司对于硅谷人来说,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因为包括英特尔、AMD等在内绝大部分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从仙童半导体走出来的;而在日本收购仙童公司被否决的情况下,三星却成功收购了其子公司,可见美国对日韩两国区别对待。
收购了仙童的子公司之后,三星在半导体行业的实力一下子就上升了好几个维度。掌握了半导体加工技术后,三星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不过,三星也深知要想从美国和日本手中争夺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其难度不亚于虎口夺食,而没有强大的芯片研发和制造技术是无法办到的。因此,该企业又开始从海外引进技术,美国依然是其最佳选择。
在确立从海外引进技术的战略之后,1982年三星又迎来另一家美企——美光科技的帮助。资料显示,三星当时同美光签订了64K DRAM的技术转让协议。与此同时,三星还到美国设立子公司,借此获取美国最前沿的半导体技术,以支撑其DRAM不断升级,这也令三星在半导体行业的技术积累加速。
如果三星一直依靠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借助美国的技术,那么要想赶超日本和美国,很可能遥遥无期。真正助攻三星问鼎半导体行业的,恐怕要数美国对日本半导体采取的打击措施。
上世纪80年代,由于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势头过猛,美国不少半导体企业都开始陷入困境。为了应对日本的威胁,英特尔联合其他同行成立了半导体行业协会(简称SIA),以对美国政府进行游说。
然而,一开始美国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直到SIA将问题上升到的层面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1986年起,美国开始用各种方式打击日本半导体行业,导致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行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衰落。
在日本一点点丢失其DRAM业务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之际,韩国趁机进入市场,大力发展DRAM产业,借助大规模量产和廉价的劳动力,三星迅速拿下日本丢失的阵地,并趁着日本半导体衰落,高薪从日本挖走了大批技术人员,令该企业的人才队伍迅速壮大。
1992年,三星正式超过日本电气(NEC),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制造商。在三星的带领下,韩国开始奠定了其在存储半导体方面的领先地位。不过,回首往事,韩国就会发现,该国之所以能主导全球半导体行业,离不开美国及美企多次助攻。只是,赶走了一匹狼,又来了一只虎,不知道美国半导体行业会作何感想呢?
不过,就在三星坐稳全球存储半导体第一大企业的宝座之际,日本却在去年6月底突然宣布,于7月1日起停止对韩国供应3种核心半导体原材料,不给韩国留下任何缓冲时间,这对韩国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令其举国上下都十分震惊。
不只震惊于日本的行动,而且还震惊于风光无限的韩国半导体行业暴露出来的短板。数据显示,虽然如今日本在半导体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被美韩两国瓜分得所剩无几,但是在韩国进口的半导体材料中,32%来自日本。日本宣布停止供应的3种核心原材料——氟聚酰亚胺、光致抗蚀剂和高纯度氟化氢,韩国对其依赖程度分别达到93.7%、91.9%和43.9%。
由此可见,在半导体市场被美韩两国占领之后,日本并没有放弃半导体,只是实现了技术转型,从半导体的中游转向上游,转型之后对半导体行业的控制权也进一步增强。以高纯度氟化氢为例,日本产量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70%,而氟聚酰亚胺和光致抗蚀剂的产量更是高达90%,几乎完全垄断了半导体原材料的供应。
从韩国此次受到的打击可以看出,日本在半导体中游虽然已经寂寂无名,但是垄断了半导体上游之后,日本的实力更是不容小觑。问题是,为什么韩国成为全球半导体的霸主之后,却没有进一步向上游转变,以致于在日本可以轻易扼住其咽喉呢?原因可能有以下3点。
在失去的二十年中,日本一直致力于高端技术的研究,因此,在韩国每年借助半导体出口获得近千亿美元的收入之际,并没有意识到日本正加大高尖端技术研发,从而将该国远远甩在后面,如今日本的科技实力,已经是韩国甚至是美国所望尘莫及的。
以高纯度氟化氢为例,在半导体生产中,该原料的纯度需达到99.999%,而日本的提炼技术已经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并且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其技术实力可见一斑。事实上,从三星的发展历程就可以发现,与日本相比,韩国半导体技术的基础本就非常薄弱,而在三星致力于争夺半导体市场之际,日本却默默将两国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扩大,这才有了日本轻易扼住韩国半导体咽喉的局面。
除了与日本存在的技术差距之外,韩国经济本身也存在局限性。作为靠汉江奇迹崛起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韩国国内资本过度贪图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带来的快钱,对于斥巨资进行科技研究的事情并不太关心,韩国政府也没有对科研进行支持,这也导致该国半导体没法实现从中游向上游的转变。而受韩国经济发展这种局限性影响,韩国与日本的技术鸿沟自然也就无可避免地扩大了。
不过,韩国半导体行业存在短板,也不全是技术差距和韩国自身局限性这两大因素造成的,全球分工也是导致这种局面的一大因素。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到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各国可以通过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获利。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也受到广泛应用,全球分工也越来越广泛。不过,如果各国相安无事,那么比较优势确实有助于国与国的合作,从而有助于提振全球经济。然而,一旦国与国之间出现了像日韩之间的摩擦,那么处于相对弱势的国家就很容易受到冲击。
曾经借助美国的力量实现崛起的韩国半导体行业,在受到来自日本的冲击之后,又一次寻求美企的帮助。据韩联社报道,自去年7月起,韩国为确保其半导体核心原材料、零部件、装备等的稳定供应,开始与杜邦公司接触。不过,韩国从对日本的依赖转向对美国的依赖,真的能从根本上解决半导体原料对外依赖的问题吗?
很明显,在韩国半导体行业眼中,曾经帮助其崛起的美国,依然是该行业夺回主动权的最好靠山。然而,如果韩国仅仅依赖杜邦投资来摆脱对日本的依赖,恐怕将治标不治本。
众所周知,在去年7月份日韩矛盾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美国从未对韩国出手相助,就连韩国在WTO(世界贸易组织)上提出这一问题,美国依然视而不见。美国没能力管吗?当然不是。美国是不想管,为什么呢?
一方面,因为目前美国奉行的是美国优先的原则,而日本对韩国半导体采取限制供应措施,受益的将是美国半导体行业,为了该国半导体行业的利益着想,美国没有管的必要。
另一方面,日本和韩国都是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伙伴,其重要性几乎是不分伯仲的。因此,美国如果明确出手帮助任何一方,都很可能招致另一方的不满。从这两方面来看,美国不管日韩问题可能比插手该问题更好。
此外,上文还提到,韩国之所以能够问鼎全球半导体行业霸主的宝座,主要是因为有美国的助攻。然而,当时韩国在半导体行业的力量仍非常小,而美国愿意向韩国伸出橄榄枝,主要是为了平衡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实力。
今非昔比,韩国半导体行业已经成为美国在全球最强大的对手。行业追踪机构DRAMeXchange的数据显示,2018年韩国三星DRAM芯片的销售额达到437.5亿美元,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43.9%,几乎占据半壁江山;韩国的SK海力士以29.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位列第三的是占比22.1%的美国美光科技。
在NAND Flash闪存方面,三星和 SK海力士的表现虽没有像在DRAM芯片市场那么强悍,但是其实力仍不可小觑。数据显示,2018年三星在这一市场以35%的份额位列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SK海力士则以10.6%的份额位列全球第五。
美国若想令该国的半导体行业变得强大,那么韩国很可能将会成为该国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碍。因此,如今日本对韩国采取行动,美国很可能是乐见其成的,韩国若想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日本,结果很可能是徒劳。
退一步来说,就算美国真的愿意帮助韩国解决其对日本半导体原材料的依赖问题,那么对于韩国来说,无非也只是将对日本的依赖变成对美国的依赖,这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别忘了,近2年来,美国对全球各国采取的行动其实比日本更狠,韩国若将对日本的依赖转向对美国的依赖,结果很可能得不偿失。
因此,韩国半导体要想重夺主动权,那么最好的做法不是依赖美企的帮助,而是克服该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局限性,像日本一样,加大对科研的投入,静下心来发展自身的科技,争取缩小同日本之间的技术差距,早日实现从半导体制造业的中游向上游转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